一切都從這開始--35-70 F4 Minolta Alpha系統開山之作
"駭客任務"(Matrix)裡面有一句台詞小鴨一直很喜歡..."每件事情只要有開頭,就有結束"(Everything there is a begging
has an end...)....
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小鴨的Minolta Alpha鏡頭系統了話....那麼這顆跟著Minolta Maxxum 7000一起搭配的35-70
Kit鏡應該就是一個最好的註腳了.....也應該找不到更好的開始了....
因為小鴨的Minolta Maxxum系統,也正好是這麼開始的......
這顆鏡頭應該也是F4家族(附註一)中最好找同時最便宜的一顆!
古老的傳說....Minolta 35-70 F4的手動鏡頭是跟Leica的35-70 F4使用同樣光學設計的鏡頭....
而這個傳說跟其他古老而美麗的傳說一樣...都是被人誤傳出來的傳說....但也讓這顆便宜的鏡頭除了畫質上,也在心理上更受到了一些滿足....

Minolta在1985年發表Maxxum 7000的年代
發表了這顆傳說中使用等同Leica鏡頭的光學設計的鏡頭...
35-70
F4 (22) 使用六片六群的鏡片設計,重255g.
最小收納狀況:52mm,最長:70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14.3(0.07X),使用微距模式可達1:4(0.25X),最近對焦距離為:100cm/30.3cm 使用49mm的濾鏡
識別方式:紅色AF字樣,金屬接環,微距模式切換鈕. 鋸齒狀硬式塑膠對焦環
Minolta在1993年發表Maxxum
700si的年代
發表了一次重大的改版
35-70 F3.5-4.5 (22-32) 使用七片七群的鏡片設計,重220g.
最小收納狀況:63mm,最長:77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6.6(0.15X),最近對焦距離為:50cm 使用49mm的濾鏡.
附註:放棄了了定光圈的同時,似乎也注定了這顆鏡頭同時進入了kit鏡等級了...減少了最近對焦距離,讓使用上比較便利.
也試著做的比較輕一些...不過反而比較長...光學上的表現很少聽人提起...不過看等級定位...可能也不需要太期待了....
識別方式:有白色的"AF"字樣,使用New世代的細長軟式塑膠對焦環,塑膠的鏡身接環...
Minolta在199?年(缺乏資料,如果有前輩知道歡迎告訴小鴨.)
這顆鏡頭又發表了一次小的改版
35-70 F3.5-4.5 (22-32) 使用七片七群的鏡片設計,重220g.
最小收納狀況:63mm,最長:77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6.6(0.15X),最近對焦距離為:50cm 使用49mm的濾鏡.
附註:跟上次改版採用同樣光學設計,只是鏡身設計的比較流線型一點...除此之外.....把對焦距離顯示也取消了....完全定位成為入門鏡頭....
算是省錢下的設計...
識別方式:有白色的"AF"字樣,使用New世代的細長軟式塑膠對焦環,塑膠的鏡身接環,沒有對焦距離顯示.
最短的時候(70MM端),藍色的是微距切換範圍,銀色的是微距切換按鈕
最長的時候(35MM端),細長的一代鋸齒硬式塑膠環...挺難用的.....
五電子接點設計--不支援ADI閃燈系統,金屬接環.

小到幾乎可以讓人遺忘的遮光罩....遮光罩小...不等於抗曜光好....只能用這顆鏡頭是入門等級這各理由來了解吧....
遮光罩反裝,可以住到到,遮光罩不是後來常用的卡口式.
這顆一樣是屬於一代鏡的一份子的鏡頭....雖然有很多衍生的世代....但是....現在要介紹的這一顆從某些角度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
小鴨手上的資料顯示,這顆鏡頭從1985年出現開始,總共有三個版本,同時由於特殊的定位...
還有非常多類似的徒子徒孫....像是35-80 F4-5.6/28-80 F4-5.6/28-100 F4-5.6到數位時代的18-70
F4-4.5等等的後代Kit鏡家族....
不過小鴨在這裡就只介紹同樣焦段的那三顆....畢竟其他鏡頭由於焦段的變化差異,整體光學設計應該差挺多了.
不過如果就定位來說應該是同樣的都屬於Kit鏡.這也是為甚麼這顆應該算是Minolta F4家族(附註一)裡面最好找的一顆的原因吧!
這顆鏡頭的三個版本中...風評最好的是第一個版本....
當年以Maxxum
7000配套鏡頭身分出現的35-70 F4,其他兩顆推出的時候,受到的注意力就沒那麼大了....
畢竟...後來廣角也慢慢進入了28mm為主流的時代....所以這各類別的廣角變焦鏡頭...就漸漸的走入歷史了....
所以真正常見的,其實也只有第一代而已....
這顆鏡頭的光學表現不錯,就算不沾Leica的光說用跟Leica一樣的光學設計,也不會改變這顆鏡頭是顆好鏡頭的事實!
而且由於輕小,攜帶方便,對焦也挺快的! 算是一顆街拍挺方便的鏡頭.
很多謠言指出這顆鏡頭跟Leica有關係....其實...這真的只是一個誤會...
這顆鏡頭當年聞名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第一顆中低價格鏡頭中採用非球面鏡片的鏡頭...
會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Minolta是個大好人...而是因為當年Minolta研發出用膠水黏貼的方式,來降低非球面鏡片生產的成本....
所以才可以採用在中低價位的鏡頭上面.
至於跟Leica的關係方面....
真正有關係的是70-210
F4這一顆...至於Minolta跟Leica有關係的則是手動鏡頭的35-70 F3.5-4.5這一顆...
由於Minolta從手動到自動時候,很多鏡頭就直接用手動鏡頭的光學設計過來轉為自動對焦鏡頭使用...
所以以訛傳訛之下....一些人誤以為35-70 F4就是那一顆的復刻版本....其實...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
Leica的35-70 F3.5是一顆不可多得的逸品.....跟Minolta
35-70 F4這一顆其實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即使是SR接環的35-70
F3.5也分有三個世代....後面的兩個版本有了微距功能.....其實就已經不一樣了....更不提在大光圈狀況會有稍微柔焦的現象....
而且...應該也很難買到這麼便宜的Leica鏡頭吧....
真正讓這顆35-70
F4出名的其實是因為這一顆便宜的入門變焦鏡頭,在當年居然擁有了非球面鏡片在裡面.
Minolta在這裡使用了膠合的技術,把鏡片黏起來....在這之前都得用研磨的.....導致鏡片單價高.
只有高級鏡頭才可以使用.
35-70 F4的出現算是一種突破,讓大家知道....便宜也能買到好貨.
拍攝的時候要注意耀光的問題,在35mm APS機身上面變成了接近標準鏡頭的視角(35X1.5=52.5mm),算是拍甚麼都可以.
拍天空不會有其他Minolta鏡頭那種對天空藍天加強作用.
當然...老鏡頭的抗耀光表現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微距篇----
這顆鏡頭有微距模式,拍攝微距這個題材自然是還算不錯的選擇,在沒有帶微距鏡頭出門的時候,很適合隨手拿來拍些小花小草!
1:4(0.25X)的及格放大倍率.
微距的方式也是類似內建接寫環一樣,讓鏡片組最後面片鏡片遠離....同樣只能手動對焦跟頭動對焦.
使用的時候得多小心.

對焦挺快的! 由於對焦挺快的,拍些小動物倒是挺方便的!

這顆鏡頭除了兩個致命缺點之外...可以說甚麼都好....首先就是最近對焦距離太遠....一公尺...
不過在數位時代的35mm APS機身上面....這各缺點又被遮蓋過去了....畢竟焦段變長了...
另外一點就是...焦段實在是尷尬了點....
就算在本來在底片上面的焦段都不見得討好....勉強算是街拍利器....
在數位時代....焦段實在是不怎麼好用....如果可以接受這兩個缺點...
這顆鏡頭實在是顆很好的鏡頭....基本上當成小小光圈定焦鏡頭來拍攝了話那還不錯.....
不過不代表畫質可以跟定焦拼...可以拼的是體積....
優點:畫質好,質感好,定光圈.對焦快,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缺點:光圈稍小,對焦環小,操作不易,對焦距離稍長,焦段尷尬.
總結:這顆鏡頭的畫質實在是沒話說....看習慣了一般日本鏡頭講求銳利度...在看這種講求反差跟階調的鏡頭....會突然覺得這顆的表現很耐看....散景也很漂亮....光散景的表現小鴨幾乎可以說是同價錢無敵手!
畫值:三隻半烤鴨(光圈全開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堪用....當然啦....光圈小...全開也沒很大....) (40%)
價格:五隻烤鴨(不要看錯版本,這顆鏡頭跟酒一樣...越老越好,如果在拍賣網站上面看到...隨便標個東西,要求買一送一賣方都可能願意答應...就是這種價格...畢竟...小鴨手上這顆就是這麼來的...)
(15%)
好不好買到:四隻烤鴨(還挺常看到的,eBay上啦! 當年Maxxum
7000的大賣...讓這顆鏡頭的流通率很高....在停產鏡頭中...這顆出現的頻率...會讓你以為它還在生產....) (0%)
易攜性:四隻烤鴨(沒有內建遮光罩...但是實在是顆小巧到會忘了放在哪的小鏡) (15%)
操作性:三隻烤鴨(對焦距離稍長!!對焦時鏡頭前端會旋轉.)(30%)
總平均:三點六五隻烤鴨
附註一:F4家族是指24-50
F4/35-70 F4/70-210 F4這三顆F4橫定光圈的Minolta一代橫定光圈鏡頭. 傳說還有另外一顆私生子是Minolta 28-135
F4-4.5的高貴變焦鏡頭.35-70 F4/70-210 F4都有傳言是跟Leica使用同樣光學設計.....當然...傳說只是個傳說....就算是同樣光學設計也不代表同樣光學表現....70-210
F4的手動版本是比較確定有關係的,35-70 F4則是完全沒關係....不過F4家族每顆都算是符合身價的好鏡頭就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