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數位標準變焦鏡頭---Minolta 35-105 F3.5-4.5
一顆便宜的鏡頭,焦段上又不怎麼誘惑人...
如果說有什麼優點了話,那就是水準附近的成像品質,跟"價錢"吧!
還有方便的微距功能這幾項而已.....
  
----風景篇----
  
  
----微距篇----
  
 
----隨拍篇----
  
----飛羽篇----
  
----夜景篇----
  
----濾鏡篇----
  
  
----點光篇----
  
----星芒篇----
  
Minolta 35-105 F3.5-4.5

這顆鏡頭是Minolta在1985年隨著第一代的Minolta自動對焦SLR
Maxxum 7000推出的時候,一起發表的鏡頭之一.
當年類似等級的鏡頭還有28-85 F3.5-4.5,這兩顆鏡頭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在焦段上面,跟微距方面的應用上有些許的差異.
整體的等級來說,應該都是當年的旅遊散步用鏡頭.
Minolta 在Maxxum 7000時代(1985) 發表了
Minolta AF 35-105 F3.5-4.5 使用十四片十二群的鏡片設計.重量:485g,日幣62,000
最小收納狀態:87mm,最長:109mm,光圈葉片為七片,口徑為55mm
最近對焦距離為150cm/40.2cm.放大能力為1:7.69(
0.13X)/1:4(0.25X)
遮光罩為圓形,使用夾扣式卡口
辨識方式:細長鋸齒狀硬式塑膠對焦環,五電子接點,紅色AF字眼.
對焦距離顯示,有黃色英尺標示,附加紅色,紅外線對焦標示.
Minolta 在Maxxum 7000i時代(1988) 發表了
Minolta AF 35-105 F3.5-4.5 New 使用十二片十群的鏡片設計.重量:290g,日幣52,500
最小收納狀態:59.5mm,最長:82.5mm,光圈葉片為七片,口徑為55mm
最近對焦距離為85cm.放大能力為1:6.5(0.15X)
遮光罩為圓形夾扣式
辨識方式:細長平滑軟式塑膠對焦環,.五電子接點,比較短的對焦行程.
五電子接點設計,不支援ADI閃燈系統.
金屬接環.

55mm口徑,沒有圓形光圈,紅色AF字眼

最短端---35mm,藍色Macro字眼旁的銀色開關為為距功能啟動裝置,細長鋸尺狀塑膠對焦環.

最長端---105mm,藍色Macro字眼旁的銀色開關為為距功能啟動裝置,細長鋸尺狀塑膠對焦環.

上遮光罩

夾扣是遮光罩,兩邊有兩個小簧片,利用類似鏡頭蓋的原理,卡在鏡頭前緣的小凹槽....這個遮光罩很小...
實在是感受不大到遮光能力....

對焦距離顯示,紅色部分為紅外線攝影使用,黃色為英尺,白色為公尺

這顆鏡頭的總共有四個版本.....不過正式流通版本只有上面提到的這兩顆.
35-105 F3.5-4.5 New有兩顆特別衍生版本是純白色跟漆色的.
Minolta當年為了紀念而生產的限量鏡頭.搭配機身一起賣的.
不過基本光學組成應該還是跟35-105 F3.5-4.5 New一樣.
分別是白色的慶祝上日本太空人上太空的一千組純白色版本跟釉色的版本....好像是一種用日本漆器技術做的外觀.....
從規格上面看起來,這兩顆的光學結構是不一樣的.
新版拉近了最近對焦距離,但是放棄了微距功能.
這中間的差異就看使用者怎麼選擇了.
這顆推出的時候,Minolta也同時推出了28-85 F3.5-4.5這顆鏡頭.
以色彩取像來說,28-85 F3.5-4.5感覺比較艷麗,卻比較乾,35-105 F3.5-4.5感覺也是濃....但是有一種油潤的感覺.
感覺上一顆比較偏向風景鏡頭,另外一顆則是人像為主的變焦鏡頭.
----進入正文----
便宜,便宜,還是便宜! 這顆最大的優點就是便宜!
焦段跟耀光則是這顆鏡頭最大的缺點....
旅遊鏡已經從等效35mm像機的35mm視角進化到28mm視角....最近甚至已經進化到24mm視角了....
這顆鏡頭當年雖然是中階鏡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價格也變的....非常親民...
這顆鏡頭就算在35mm全片幅機身上面焦段都不討好....不過在35mm
APS上倒是有另外一種用法....
把這顆當成標準鏡頭到中望遠的鏡頭會好用很多.....而且這顆拒人於一點五公尺外的最近對焦距離的缺點....在35mm
APS機身上反而可以算是剛好.
光圈變化
焦段 |
35mm |
50mm |
70mm |
105mm |
光圈 |
F3.5 |
F4 |
F4 |
F4.5 |
鏡頭光學組成圖(註一)

----風景篇----
就算不考慮焦段問題....這顆鏡頭拍風景還是會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耀光.
這顆鏡頭在抗耀光方面的表現挺差的.
使用的時候要儘量避開强力光源. 不然畫面上不論是光斑,或是白暈都會毫不留情的提醒使用者---你的操作方法錯誤....
在相簿中有幾張刻意拍來跟Pre 16-80 F3.5-4.5對比的照片....相比之下....高下立見....
光線好的時候,拍起來很舒服.....硬要去硬碰硬.....只會碰一鼻子灰.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風景照片----
----微距篇----
這顆有1:4(0.25X)的放大能力. 這在Minolta 1985~1987的變焦鏡頭中不算什麼特殊之處,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但是除此之外,這顆的微距功能是做在望遠端,使得它即使是使用微距功能的時候,也可以離被攝物有一小段距離,不用像28-85
F3.5-4.5這顆一樣,使用的時候幾乎是得貼近被攝物使用...題材相對來說就比較有限.
這顆鏡頭也是使用內建接寫環的方式,使用微距切換功能的時候,最後一片鏡片會遠離感光元件,好完成微距功能.
使用微距功能的時候是無法使用自動對焦功能的,轉動對焦環,其實等於就是決定接寫環長度一樣的意思.
這時候使用頭動對焦---固定好放大被率之後,移動頭部來對焦的方式,會比較輕鬆.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微距照片----
----隨拍篇----
雖然原始設計是拿來當隨拍的旅遊鏡....不過到了35mm
APS機身上面的時候....反而變的有點像是旅遊兼偷拍用的鏡頭了....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隨拍照片----
----飛羽篇----
雖然在35mm APS機身上面焦長變長了一些....但是還是不代表這顆鏡頭適合拍攝這個題材....拍一些不怕人的海鳥還可以....
真的要拍這個題材...這顆鏡頭是不能太符合需求的...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飛羽照片----
----夜景篇----
雖然抗耀光不大好,不過....使用起來,這方面道是沒有成為特別的困擾....
天空沒有特別的曜光星點.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夜景照片----
----濾鏡篇----
這次使用的是黃昏濾鏡....還挺有趣的.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原圖下載



----更多濾鏡照片----
----點光篇----
沒有圓形光圈的鏡頭. 望遠端只要一縮光圈,點光源的多邊形馬上就跑出來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相簿中有點光部分的原圖裁切.



----更多點光照片----
----星芒篇----
老鏡頭就是星芒部分銳利! 廣角端,相簿中F8/F13/F16/F22的原圖星芒部分裁切.



----更多星芒照片----
----使用心得----
優點:畫質可以,重量輕,價格非常便宜.對焦速度尚可,微距效果不錯,質感不錯.
缺點:抗耀光較差,焦段比較不吸引人.
總結:算是一顆符合身價的鏡頭....但是由於焦段的關係...慢慢被歷史蓋過去了...適合預算不多的朋友選擇.
畫值:兩隻半烤鴨(抗耀光稍差,銳利度尚可) (40%)
價格:五隻烤鴨(這種早期的鏡頭都有這個優點阿......)
(15%)
發售的時候:1989/1991年4月 日幣62,000
對照組:50 F1.4 1985年2月 日幣30,000
好不好買到:三隻烤鴨(感覺還不難找,不過找的人也不多就是了)
(0%)
易攜性:四隻烤鴨(整體來說還算是方便的鏡頭,重量是稍重了一點...當成質感的代價吧.)
(15%)
操作性:兩隻烤鴨(裝上遮光罩使用濾鏡不方便.遮光罩裝卸比較麻煩,對焦時第一片會跟著轉動!)(30%)
總平均:二點九五隻烤鴨
----如有繆誤,歡迎指正----
----未經許可,請勿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