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窮人散步好鏡-Minolta 28-85 F3.5-4.5
中階廣角變焦散步鏡頭一直都算是Minolta的強項.
基本上來說,這各等級的鏡頭都有一定的程度了.
身為一代鏡的Minolta 28-85 F3.5-4.5也不例外.
  
----風景篇----
  
  
----微距篇----
  
  
----飛羽篇----
  
----人像篇----
  
  
----星芒篇----
  
----點光篇----
  
Minolta 28-85 F3.5-4.5

Minolta的28-85
F3.5-4.5到兩千零六年為止總共生產了兩個版本,改進的幅度也不大就是了....主要還是以操作性為主的改版...光學設計則都是一樣的
Minolta在Maxxum 7000的(1985)時代發表了
28-85 F3.5-4.5 ( F22~27) 使用十三枚十群的鏡片設計,重量:490g,日幣67,000
最小收納狀態:85.5mm,最長:110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能力為1:8.3( 0.12X) 微距模式時放大能力為:1:4(0.25X)
最近對焦距離為80cm.微距模式時最近對焦距離為:24.6cm使用55mm的濾鏡
對焦的時候第一片鏡片會跟著轉動,,對焦時對焦環會跟著轉動.
遮光罩為圓形夾扣式
辨識方式:細長鋸齒狀硬式塑膠,.五電子接點,紅色AF字眼.
Minolta在Maxxum 5xi的(1992)時代發表了
28-85 F3.5-4.5 ( F22~27) New,使用十三枚十群的鏡片設計,重量:490g,日幣48,000
最小收納狀態:85.5mm,最長:110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能力為1:8.3( 0.12X) 微距模式時放大能力為:1:4(0.25X)
最近對焦距離為80cm.微距模式時最近對焦距離為:24.6cm使用55mm的濾鏡
對焦的時候第一片鏡片會跟著轉動,,對焦時對焦環會跟著轉動.
遮光罩為圓形夾扣式
辨識方式:細長鋸齒狀硬式塑膠,.五電子接點,比較短的對焦行程.
五電子接點設計,不支援ADI閃燈系統. 金屬接環

55mm口徑,沒有圓形光圈

最短長度(85mm端)--85.5mm

最長長度(28mm端)--110mm

微距功能切換開關

觀景窗紅色部位是拍攝紅外線底片時候使用的

新舊兩款操作性是一樣的,光學設計也一樣,也沒有引入圓形光圈的概念. 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同一顆鏡頭,除了外觀跟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而已.
新版的28-85 F3.5-4.5 New對焦行程相對來說短了很多....換句話說,舊版的手動對焦感覺好一些.
對焦行程超過一百度,約一百一十,一百二十度附近
這顆鏡頭到1993年推出24-85 F3.5-4.5之後就算任務終止,把Minolta中階廣角鏡頭的火炬傳給了24-85 F3.5-4.5/24-105
F3.5-4.5了....
中階廣角變焦散步鏡頭一直都算是Minolta的強項.
基本上來說,這各等級的鏡頭都有一定的程度了,不會特別好,但是也算還可以啦.
----進入正文----
這是一顆中規中矩的標準變焦鏡頭.
成像雖然沒有像28-135 F4-4.5那麼的驚人.....但是也算是盡責對得起身價的鏡頭.
抗曜光一直都是一代鏡頭的弱點,這一顆也不例外.
0.25X的微距功能,算是內建接寫環. 提高了一代鏡頭的使用樂趣.
為了增加光學品質的表現....一代鏡頭稍遠的最近對焦距離也繼承了下來.
不過相對來說....28-85 F3.5-4.5正常使用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八十公分....算是當初使用上比較便利的鏡頭了.
後來就升級成為28-105 F3.5-4.5....算是把28-85 F3.5-4.5跟35-105 F3.5-4.5兩顆做了一個融和.
跟同時期的35-105 F3.5-4.5相比,這顆的顏色表現比較偏向濃豔一些風景鏡頭,跟走清麗人像風格的35-105 F3.5-4.5有些不同.
不過拍起來還是有點乾.....跟28-135 F4-4.5那種濃的出油的感覺又不同.
光圈焦段變化
焦段 |
28 |
35 |
50 |
70 |
85 |
光圈 |
F3.5 |
F3.5 |
F4 |
F4.5 |
F4.5 |
鏡頭鏡片組成圖(註一)

----風景篇----
風景方面麼.....耀光實在是挺慘.....可以去跟28-135 F4-4.5去當難兄難弟....使用的時候要課別注意光線的問題.....
不然就要有把光斑當成構圖的一部份的覺悟.....
銳利度方便.....也是普普通通.
算是在清淡跟濃郁中的一個過渡....






----更多風景照片----
----微距篇----
1:4(0.25X)的放大倍率....用起來雖然還是感覺不大夠....不過免強湊數也還可以.....
雖然...最近對焦距離的時候.....沒有自動對焦功能可以使用......
不過在那個普遍最近對焦距離都比較遠的年代.....利用內接接寫環的機構.....讓鏡頭擁有放大能力....也真的是挺高明的設計.






----更多微距照片----
----飛羽篇----
這顆鏡頭的焦長在拍攝這個主題的時候容易感覺到力有未逮的感覺,好在對焦速度還不算慢,拍一些從身邊經過的還可以.
雖然焦長不太夠....不過由於鏡頭組本身輕小....現代的機身馬達都比較暴力....
當初拍這些也不過使用D7D來拍攝.....都還抓得到.
就知道鏡片組有多輕巧了.



----更多飛羽照片----
----人像篇----
拍人像的感覺.....挺單薄的,顏色方面似乎感覺不是那麼的討喜,有點蒼白的感覺?
光線表現一不夠....膚色就會比較慘.






----更多人像照片----
---星芒篇----
廣角端的星芒,屬於七片光圈葉片十四道星芒. 像簿中有星芒部分的裁切,畫面右下角,都有一小點的耀光出現.



----更多的星芒照片----
----點光篇----
拍攝的是望遠端的點狀光源,像簿點進去有原圖裁切出來的部分可供參考. 到F6.3就可以看到多邊型了.



----更多點光照片----
----結語----
這顆鏡頭的表現算是很標準的旅遊鏡頭的表現
優點: 便宜,光學品質中上! 對焦快速.
缺點:光圈小,抗耀光性能弱,顏色稍嫌平淡
總結:如果想要一顆28mm實體焦長起跳的鏡頭,又不大需要大光圈,想要一顆出去逛街用的變焦鏡頭,又不想花太多預算,這顆鏡頭也算是及格的選項之一.
比較詭異的大概是這顆鏡頭的微距功能是做在廣角端.....好處是....可以多少彌補最近對焦距離比較遠的這個缺憾,而用這個功能來偷吃一點室內場合.
畫值:兩隻半燒鴨(耀光嚴重了一點.....)(40%)
價格:四隻燒鴨(二手價格就看每個人的機運了,不過平均來說是可以用入門鏡頭就可以入手的中階等級鏡頭.)(15%)
發售的時候:1985年2月 日幣67,000
對照組:50 F1.4 1985年2月 日幣30,000
好不好買到:三隻燒鴨(身為一代的廣角中階鏡頭,其實還挺好買的,二手數量還挺多的....)(0%)
易攜性:四隻燒鴨(還算好帶)(15%)
操作性:三隻燒鴨(最近對焦距離太遠,對焦環離手太近,容易碰到)(30%)
總平均:三點一隻燒鴨.....(算是挺平均跟普通的鏡頭.)
註一:圖片由Minolta維修手冊擷取而來.有興趣或是需要者可至"http://www.pbase.com/pganzel/image/54644996"購買
----如有繆誤,歡迎指正----
----未經許可,請勿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