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時代的窮人超廣角變焦太監鏡頭---Minolta 20-35 F3.5-4.5
底片時代,Minolta的超廣角變焦鏡頭選擇很少.
總共也就17-35 F3.5 G跟這一顆20-35 F3.5-4.5這兩顆而已.
而這顆窮人超廣角變焦的地位直到KonicaMinolta接手之後,拿了Tamron的17-35 F2.8-4來貼牌之後才算後繼有人.
可惜....到了Sony接手之後.....香火又斷了....

----風景篇----
  
  
----夜景篇----
  
  
----微距篇----
  
  
----動物篇----
  
  
----隨拍篇----
  
  
----人像篇----
  
  
----HDR篇---
  
  
----底片篇----
  
  
----點光篇----
  
----星芒篇----
  
Minolta 20-35 F3.5-4.5

小鴨手上的資料顯示,這顆鏡頭從1998年才出現的...
換句話說...這顆鏡頭推出的時候...Minolta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
時鐘也正在滴答滴答的走著....
Minolta在1998年發表Maxxum 9的年代
20-35 F3.5-4.5(22-27) 使用十三片十一群的鏡片設計,重325g, 日幣:77,000
最小收納狀況:69mm,最長:74mm,光圈葉片為八片
放大倍率為:1:12.5(0.08X),最近對焦距離為:50cm 使用72mm的濾鏡
使用卡口式圓形遮光罩.對焦時第一片鏡片會跟著轉動
變焦時,第一片鏡片不會轉動,使用外變焦,外對焦. 對焦跟變焦時,都會改變鏡身長度.
對焦環轉動角度約四十五度左右(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線遠)
識別方式:不大需要識別...反正Minolta這個焦段的變焦鏡頭就這麽一顆...想搞混都沒辦法...而且小鴨有很大的理由相信...Sony不會副刻這一顆或是出完全一樣焦段範圍的變焦鏡頭.
所以...也就不用去看了...
五個電子接點,不支援ADI閃燈系統,金屬接環....

72mm的口徑

20mm端的鏡頭長度

24mm端鏡頭長度(鏡身最短的時候)

35mm端鏡頭長度

小小的...幾乎讓人忘了它的存在的遮光罩...

遮光罩反裝

前面提了很多次....這顆大概是Minolta史上少數幾顆變焦鏡頭只有一個世代的產物....
這種空前絕後的待遇...在Minolta鏡頭群中也不少見....當然...小鴨會這麽肯定的說...也是因為有時代背景的關係...
在1997年...Minolta推出了17-35 F3.5 G這顆鏡頭....
G鏡...當然是頂級的鏡頭....但是相對的...也是有錢人的鏡頭....
在那之前...窮人的廣角變焦鏡頭就只有到24mm而已...
從24-50~24-50 F4到24-85 F3.5-4.5....
於是...Minolta推出了20-35 F3.5-4.5這一顆....算是替24-50 F4這個焦段的變焦鏡頭敲了正式的喪鐘....
也把鏡頭群中的廣角小變焦鏡頭根24-85 F3.5-4.5這種旅遊鏡頭區隔開來.
於是就推出了這顆窮人的廣角變焦鏡頭---20-35 F3.5-4.5
那為什麽小鴨會說這顆副刻的機會不大呢?
因為KonicaMinolta在2006年的時候...跟Tamron租借了一顆外籍傭兵來化身為這顆鏡頭的後繼者...
17-35 F2.8-4....
以消費者從規格的角度來看....
焦段上....17-35 F2.8-4更廣!
光圈上...17-35 F2.8-4都比較大....
而根據過往的經驗可以推出一個結論....這顆鏡頭...大概是無後了....
到了Sony則是推出了17-35 F3.5的後繼者....16-35 F2.8 ZA.....雖然....同時期Canon跟Nikon都把產品推到14-24
F2.8去了.....
所以這顆20-35 F3.5-4.5可以算是太監鏡頭了.....跟它類似遭遇的....大概就是35-200 F4.5-5.6/28-70 F2.8
G/17-35 F3.5 G/28-100 F3.5-5.6/28-135 F4-4.5這一串的鏡頭....
但是讓20-35 F3.5-4.5比較特別的大概就是....其他鏡頭雖然可能只有一代,沒有改版.....但是多少有相同市場定位的後繼者.....
20-35 F3.5-4.5除了同父異母的17-35 F2.8-4以後就沒有了.....到了Sony時代也沒有相同市場定位的.....
這顆鏡頭在Alpha接環中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它的光圈葉片居然有八片.....
通常都是七片或是九片.
小鴨印象中....只有這一顆鏡頭使用了八片的光圈葉片.
這一點...也讓這一顆鏡頭擁有跟其他Alpha鏡頭不一樣的星芒.
----進入正文----
這顆鏡頭....很不幸的...以風景鏡頭來說...抗耀光能力可以歸類到薄弱那一個等級的....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Minolta 20 F2.8這顆定焦也沒有好多少...所以在比爛之下....兩顆可以達到的抗耀光表現是差不多等級的....
但是遮光罩的大小就差了很多...可喜的是...兩顆口徑一樣...所以絕得需要加強這方面的使用者....可以直接買各20 F2.8的遮光罩丟上去....
銳利度方面當然是無法跟定焦鏡頭相比的...
顏色方面倒是挺鮮豔的....當然..先決條件得要在天氣狀況好的這個前提下...
室內使用感覺還好...只是...以這個焦段來說...最近對焦距離居然要五十公分...可想而知...放大能力可以說是等於沒有....
不過整體來說...算是一個稱職的鏡頭....不過似乎買的人不多....
在二手市場上倒是挺少見的.
焦段跟光圈的變化
焦段 |
20 |
24 |
28 |
35 |
光圈 |
F3.5 |
F4.0 |
F4.0 |
F4.5 |
原廠鏡頭剖面圖(註一)

----風景篇----
拿這顆拍了不少夕陽西下時候的照片....挺喜歡那種感覺的....
平常拍風景的時候顏色也挺鮮豔飽和的...當然...這一切都要在陽光足夠的條件下...
陽光不夠...或是陰天的時候...色彩的表現就要打很多折扣了...
耀光的時候....反差會大幅度的下降...即使是F9了....還是被影響的很嚴重.
所以用這顆鏡頭還是要謹記"順光","好天氣"這兩個原則.
如果想不開,想為抗這兩個原則....那出來的照片也會讓人挺想不開的....






----更多風景照片----
----夜景篇----
夜景的表現算是出乎意料,或者該說在顏色方面的表現挺讓小鴨滿意的.
加上整體起來小鴨"感覺"變形似乎修正的還不錯?
所以這方面小鴨感覺挺不錯的,算是很稱職的鏡頭,同時也不會讓路燈在畫面上莫名奇妙的變成星星....
銳利的星芒是這顆鏡頭在Alpha接環中最特立獨行的表現.






----更多夜景照片----
----微距篇----
這顆鏡頭的放大能力當然只能看看散景.....因為...這顆鏡頭可以說是根本沒有放大微距能力可言的鏡頭....裝上接寫環大概才有實用價值....






----更多微距照片----
----動物篇----
由於焦段關係,擁有比較深的景深....
要抓拍跑來跑去的寵物...還挺方便的.
加上由於對焦的範圍只有四十五度...加上鏡片比較輕的關係吧"?"
挺容易抓到的....






----更多動物照片----
----隨拍篇----
焦段的關係,還有小巧的身軀,讓這顆鏡頭在擔任隨手拍的鏡頭的時候,表現稱職.
只要天氣好,也有好顏色,加上可以縮光圈拼景深....
實在是夠方便.






----更多隨拍照片----
----人像篇----
拍人帶景了話挺適合的. 膚色的感覺小鴨"自己覺得"應該算是中性而已....沒有特別的驚豔的感覺.
也不需要特別去求特寫或是散景表現...
不過由於焦段在35mm APS數位機身上面使用起來還是挺順手的.
視角可以很輕鬆的捕捉到眼前的模特兒的範圍.






----更多人像照片----
----HDR篇---
拿來拍 風景的高寬容度照片也挺不錯的....
尤其這一顆本身的顏色就挺鮮豔的....拿來拍這各題材就更適合了.






----更多HDR照片----
----底片篇----
在底片上面使用起來....就是....廣阿!
不愧是底片時代的超廣角窮人鏡頭...
使用起來顏色也稱的上豔麗...只是....還是要注意強光再周圍出現的狀況...






----更多底片照片----
----點光篇----
望遠端的光圈小了點.....不知道是不是光圈小或是八片光圈葉片的關係.....F6.3就開始跑星芒.....



----更多點光照片----
----星芒篇----
F16就很銳利的八道星芒,也算是Alpha系統中最特別的一道風景.
星芒以風景鏡來說,表現不錯.



----更多星芒照片----
使用心得
這顆鏡頭在數位上變成廣角變焦方面的入門鏡頭.....算是比較適合拿來拍風景的了.....
底片上拿來拍人了話....光是透視變形就讓人受不了了....不過這也是這種鏡頭的先天條件....跟變型控制沒有絕對的關係...
在數位機身上當成室內用的鏡頭跟風景還挺方便的!
優點:顏色不錯,小巧,銳利的星芒.
缺點:耀光....跟太陽對打實在是挺慘的..... 陰天的時候....表現也不怎樣
總結:避開陽光,拍風景由於對藍色跟綠色好像比較敏感,使用上很可以表現出草地的綠,天空的藍還有白嫩的皮膚.
畫值:兩隻烤鴨(耀光實在是慘了點.....廣角鏡頭這方面表現不好....當然得扣分....銳利度方面....根據Photodo的測試來看...也不算是可以說嘴的鏡頭...)
(40%)
在德國測試網站(Photodo),這顆鏡頭的評價是2.8分
價格:三隻烤鴨(算是對的起價格的鏡頭.....) (15%)
2006年 B&H價格: 美金:489.95
發售的時候:1998年 日幣77,000
對照組:50 F1.4 New 1998年11月 日幣40,000 2006年 B&H價格: 美金:249.95
大概等於兩顆50 F1.4的價格
好不好買到:一隻烤鴨(這顆本身流通的時間不多....Minolta就收山了...一般人對這各焦段的需求也不大....所以二手來說...還挺難找的...)
(0%)
易攜性:四隻半烤鴨(就差一個內建的遮光罩....) (15%)
操作性:三隻烤鴨(使用遮光罩的時候不方便調整濾鏡.....遮光罩實在是太小了....鏡身也沒有在焦段兩端最短....對焦的時候前濾鏡會轉動,不方便使用濾鏡...)
(30%)
總平均:二點七五隻烤鴨
註一:鏡頭剖面圖跟MTF圖皆從Minolta原廠網站的 pdf檔案擷取而來.
----如有繆誤,歡迎指正----
----未經許可,請勿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