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跟Leica使用同樣光學設計的Minolta
AF鏡頭---Minolta 70-210 F4
這顆鏡頭是讓小鴨開始收集所謂的Minolta AF F4家族(註二)的濫觴.....
這顆鏡頭是跟Minolta Maxxum 7000同時於1985年出廠搭配的幾顆鏡頭之一!
古老的傳說....Minolta 70-210 F4的手動鏡頭是跟Leica的70-210 F4同樣設計的鏡頭....
  
----風景篇----
  
  
----微距篇----
  
  
----昆蟲篇----
  
  
----飛羽篇----
  
----動物篇----
  
  
----表演篇----
  
  
----人像篇----
  
  
----底片篇----
  
  
----星芒篇----
  
----點光篇----
  
Minolta 70-210 F4

這顆一樣是屬於一代鏡的一份子的鏡頭....雖然有很多衍生的世代....但是....現在要介紹的這一顆從某些角度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
小鴨手上的資料顯示,這顆鏡頭從1985年出現開始,總共有四個版本.
Minolta在1985年發表Maxxum 7000的年代
發表了這顆傳說中使用等同Leica鏡頭的光學設計的鏡頭...
70-210 F4 ( 32) 使用十二片九群的鏡片設計,重695g.
最小收納狀況:152mm,最長:168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4(0.25X),最近對焦距離為:110cm 使用55mm的濾鏡
識別方式:紅色AF字樣,全金屬鏡身,質感好,厚重. 鋸齒狀硬式塑膠對焦環
Minolta在1988年發表Maxxum 7000i的年代
發表了一次重大的改版
70-210 F3.5-4.5 ( 22-27) 使用十二片十二群的鏡片設計,重420g.
最小收納狀況:100mm,最長:160mm,光圈葉片為九片
放大倍率為:1:3.9(0.256X),最近對焦距離為:110cm 使用55mm的濾鏡.
識別方式:有紅色的"AF"字樣,光圈為同系列最大.使用New世代的細長軟式塑膠對焦環.
Minolta在1993年發表Maxxum 700si的年代
這顆鏡頭又發表了一次重大的改版
70-210 F4.5-5.6 ( 22-27) 使用十片十群的鏡片設計,重350g.
最小收納狀況:93mm,最長:150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3.85(0.26X),最近對焦距離為:110cm 使用49mm的濾鏡.
識別方式:白色的AF字樣,望遠端光圈為F5.6,使用49mm濾鏡,圓滑細長塑膠New世代對焦環,有對焦距離顯示觀景窗.
Minolta在1999年發表接近Maxxum STsi(Dynax 404 si)的年代
再次小改版
70-210 F4.5-5.6 II (22-27) 使用十片十群的鏡片設計,重350g.
最小收納狀況:93mm,最長:150mm,光圈葉片為七片
放大倍率為:1:3.85(0.26X),最近對焦距離為:110cm 使用49mm的濾鏡.
附註:取消了對焦距離顯示,徹底將這顆鏡頭歸類為入門等級的鏡頭.....
識別方式:白色的AF字樣,望遠端光圈為F5.6,使用49mm濾鏡.,沒有對焦距離顯示觀景窗,外觀有銀色跟黑色兩個版本.
對焦環是D世代的粗刻痕對焦環.
不怎麼圓的光圈葉片,"紅字"的AF字眼,說明了是1985~1988附近的鏡頭

五電子接點設計--不支援ADI閃燈系統,金屬接環.

裝上遮光罩之後...黑黑大大一顆....這裡的是塑膠版的遮光罩,最早期的遮光罩是金屬版的.

對焦行程大約一百二十度左右

這顆鏡頭是跟Minolta Maxxum 7000同時於1985年出廠搭配的幾顆鏡頭之一!
當年Minolta直接就拿手動的70-210 F4的設計來這顆鏡頭上面!
當年Minolta為了推出Alpha系統....很多鏡頭就直接拿手動SR接環的來推出.
根據....古老的傳說....Minolta 70-210 F4的手動鏡頭是跟Leica的70-210
F4同樣設計的鏡頭....當然...同樣設計不代表可以有同樣的成像表現.....
畢竟還有組裝品質,鏡片品質跟渡膜的差異.....這顆70-210 F4的一代鏡頭在評價上也比之後的衍生鏡頭來的好.....
幾乎可以說是Minolta等同於Canon的小小白(70-210 F4).....
但是這顆鏡頭由於太老了點....對焦速度並沒有很快,同時對焦環在鏡頭最前方...有著一代鏡頭難以手動對焦的較差操作手感....同時由於組裝結實....質感好.....也同時代表著跟著而來的重量.....
古老版本的金屬遮光罩質感非常的好,但是相對的....也有刮掉外漆的疑慮....所以後來就改成塑膠的遮光罩了.
SR接環中,跟Leica有關係的是24 F2.8七片七群設計,跟70-210 F4的這一個設計.
因為以前Minolta的SR接環像機被Leica拿去合作發展Leica的SLR機身的原故.
Leica跟Minolta的另一個合作則是RF的CL系列.
那又是另外一個等著Sony A7/A7R來訴說的故事......
Minolta在這個焦段總共有三個光學設計.
也算是大改版很多次的鏡頭了.
70-210 F3.5-4.5這顆鏡頭在重量上跟體積都大幅的縮減了,光圈在廣角端甚至比一代鏡更大一點點.
除了質感之外,小鴨聽到的傳聞是這顆鏡頭的光學表現不輸一代鏡,甚至已一個馬鼻超越一代鏡....雖然只超越一點點...甚至是分不出上下,但是能在大幅縮減體積跟重量下還能表現出不分軒輊的光學表現,這顆鏡頭真的很神奇!
這是真的嗎?....小鴨手上的資料是其他使用者的心得,不一定正確...只能說,這顆是70-210衍生鏡頭中光圈最大的,也是唯一一顆使用九片光圈的,至於它的光學表現跟是否為圓形光圈.....要等小鴨有更新的資料才可以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Minolta最後一顆中等級,玩家層級的70-210鏡頭了...
小鴨測試過這顆之後覺得....邊角失光跟70-210 F4版本相比比較嚴重,銳利度中央相差不大,但是周邊下降比較快.
不過體積是真的好帶很多.
最後一次的改版,突然將這顆鏡頭從中等級的玩家鏡頭,降低成為入門等級的鏡頭.這次改版的時間點剛好也是Minolta將80-200 F2.8
APO改版成為80-200 F2.8 HS-APO G的時間點....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70-210 F3.5-4.5影響到了Minolta 80-200 APO的銷售,所以Minolta乾脆將這顆鏡頭降級成為入門等級的一顆鏡頭....又或者Mnolta決定將玩家等級的中等變交鏡頭交給100-300
F4.5-5.6 APO來負責的關係....
後來....70-210 F4.5-5.6 II停產後....入門鏡的位置也讓給了75-300 F4.5-5.6這一顆入門變焦望遠鏡頭了.
Sony系統目前來看,最接近定位的就是SAL 70-300 F4.5-5.6 G SSM.
至於會不會有如同70-210 F4這個焦段的鏡頭.....短時間內似乎沒有機會....反而在E接環上即將推出了70-2100 F4 OSS.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Alpha接環上面推出.
----進入正文----
這顆鏡頭的其中一個好處是雖然是70-210 的焦段,但是最近對焦距離只有一點一公尺! 鏡頭本身是內變焦但是外對焦....
所以呢...對焦的時候鏡頭會變長,同時.....鏡頭前端會旋轉...所以裝置偏光鏡了話....會比較不方便...這方面的操作會比較不方面....
唯一的好處是.....這個焦段比較不會想用偏光鏡...阿...真是鴕鳥的想法阿....
最近對焦距離挺近的,不相信的可以去對比同時期的Minolta 100-200
F4.5....整整有一點九公尺....快兩倍的最近對焦距離.....
顏色方面....在底片上非常清麗....到了數位機身相對來說濃郁很多.....
逆光方面則是照慣例的見光死.....老鏡頭,老症頭.
鏡頭剖面圖

鏡片組成圖(註一)

----風景篇----
風景來說,算是中規中矩,注意一下曜光的問題.
顏色來說,對於綠色感覺有些加乘的效果.
對藍天則沒有.






----更多風景照片----
----微距篇----
1:4的放大效果.....雖然不很棒....但是在35mm APS機身上上X1.5....還算不錯啦!
加上這顆鏡頭本身的銳利度就不錯,加上輕淡的味道,拿來拍花真不錯!
要拍會飛的昆蟲的時候..手動對焦可能會比較好抓...避免對焦不到.....
這顆的散景本身表現也還不錯,雖然多少有些二線性散景,不過表現在變焦鏡頭裡面應該算是及格偏上等級的了.
對綠色的加乘效果,小鴨還挺喜歡用這顆拍攝花花草草的.






----更多微距照片----
----昆蟲篇----
長鏡頭,不錯的放大倍率,可以比較遠的拍攝昆蟲.
拍攝這個主題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






----更多昆蟲照片----
----飛鳥篇----
雖然對焦速度稍慢,不過70-210 F4的對焦還是可以抓到拍鳥! 也由於銳利度不錯,可以把細節拍的挺清楚的!
最大的問題還是對焦.
加上細小的手動對焦環.....想手動對焦....真的會挺痛苦的.



----更多飛羽照片----
----動物篇----
這個主題其實也很適合,比較中長焦段,比較讓小動物比較沒有戒心.






----更多動物照片----
----表演篇----
拍室內表演這個項目就不是這顆鏡頭的強項了....拍這種主題....大光圈是挺重要跟幾乎可以說是必備的.....不過如果主題移動的範圍不太大了話...還是可以硬拍...當然..如果是戲劇表演一類的...這顆鏡頭就比較不適合了...






----更多表演照片----
----人像篇----
"70-210"這個焦段...除了人像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可以把主題的膚色拍出粉嫩的感覺.....可是...銳利度還是要注意的老問題....
有些不大嚴重的二線性散景,選好背景了話,表現還不錯的啦!






----更多人像照片----
----底片篇----
底片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顆鏡頭的能力. 不論是描寫力跟銳利度還有質感小鴨都覺得表現的很棒! 顏色則是屬於比較清淡的.






----更多底片照片----
----星芒篇----
星芒屬於七片十四道星芒,銳利到不行, 70mm廣角端拍攝....相簿中有裁切大圖,同時有到F32



----更多星芒照片----
----點光篇----
點光方面.....光圈全開還好....縮一級就可以看到七邊形了, 210mm望遠端拍攝......相簿中有原圖裁切.

----更多點光照片----
----使用心得----
這顆鏡頭在底片上就是非常清麗的一顆鏡頭!
無論是解像度,銳利度跟味道...都讓小鴨非常的滿意.....也因此產生了想要收集F4系列(附註二)的想法....
在數位上變成105~315,等於是中長的望遠鏡頭! 跟本來的使用範圍不會差太多!
雖然光圈沒有到F2.8....但是看看昂貴的70-200 SSM F2.8的價格....就會覺得這顆鏡頭真是非常的超值....
當然,100-300 APO D的發色比這顆更濃一些. 而且也比較輕小.
唯一的麻煩是...這顆鏡頭...已經停產了....要買的....得在網路上多多搜尋了!
優點:畫質好,質感好,定光圈.
缺點:光圈稍小,對交環小,操作不易,對焦行程稍長.
總結:這顆在數位上的顏色已經比底片時代來的重一些了....不過還是比那些高反差的鏡頭來的平淡一些......
如果有預算買新的鏡頭,像是100-300
APO D啦.....這顆是可以放過的....畢竟收集老鏡頭還是多少有一些風險的....
但是如果跟小鴨一樣窮窮的....這顆真的是挺超值的選擇!
畫值:三隻半烤鴨(光圈全開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堪用.) (40%)
價格:四隻烤鴨(不要看錯版本,這顆鏡頭跟酒一樣...越老越好....) (15%)
好不好買到:三隻烤鴨(還挺常看到的,eBay上啦!) (0%)
易攜性:兩隻半烤鴨(實在是挺大顆的....) (15%)
操作性:三隻烤鴨(對焦行程稍長!!對焦時鏡頭前端會旋轉.) (30%)
總平均:三點二七五隻烤鴨
註一:圖片由Minolta維修手冊擷取而來.有興趣或是需要者可至"http://www.pbase.com/pganzel/image/54644996"購買
註二:F4家族是指24-50 F4/35-70 F4/70-210 F4這三顆F4橫定光圈的Minolta一代橫定光圈鏡頭.
傳說還有另外一顆私生子是Minolta 28-135 F4-4.5的高貴變焦鏡頭.70-210 F4傳言是跟Leica使用同樣光學設計.....當然...傳說只是個傳說....就算是同樣光學設計也不代表同樣光學表現....
----如有繆誤,歡迎指正----
----未經許可,請勿轉貼---- |